![]() | 旅游营地指在原有生态基础上人为的进行相关建设与管理,从而为营地旅游发展提供吸引物,环境依托 内容载体,进而满足游客以露营体验为主,休闲 娱乐 体育 观光 养生 科普 餐饮等多功能为辅的新兴旅游体验。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,露营地可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:山地型露营地 海岛型露营地 湖畔型露营地 海滨型露营地 森林型露营地 乡村型露营地。 |
旅游营地的类型
按开发程度分 | 按区位功能分 | 按建筑类型分 | 按功能对象分 | 按环境特征分 |
原始型营地 | 都市型营地 | 帐篷露营地 | 团体型营地 | 湖畔营地 |
半原始型营地 | 近郊型营地 | 自驾车露营地 | 家庭型营地 | 河滨营地 |
中间型营地 | 过境型营地 | 固定设施营地 | 学生营地 | 郊野营地 |
半现代化型营地 | 风景区型营地 | 临时营地 | 儿童营地 | 海滨营地 |
现代化型营地 | 度假型营地 | 即兴自主营地 | 亲子营地 | 山区营地 |
旅游营地的发展历程
1860年,组织青少年 开展自然环境中的理想教育发起的野外露营活动。 1920年-1930年间,房车俱乐部出现, 1932年,国际露营总会(FICC)成立,房车俱乐部出现, 世界露营活动开展,国家公园中划定专门区域供游客自驾休闲。
早期的青少年露营地 传统的自驾车、房车露营地
现代的旅游露营度假产业
19世纪 20世纪前期
20世纪中后期 现代
1910年,美国露营协会成立标志露营行业开始形成;
法国第一代露营地出现:家庭自驾车自带帐篷等露营设施前去露营地进行露营活动。
1940年之后,美国出现大量露营协会及联合体,房车工业迅猛发展;
1950年,从小型的DIY式到豪华的30英寸长的型号,拖挂式房车产品逐渐成熟;
1950年-60年间,房车制造商开始投资创业,房车工业逐渐成熟。房车及俱乐部服务亦随之专业化、网络化。
露营如今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,更是一种国际化的主流休闲方式。
综合化、度假化、产业化
发展区域; 美国 美国 欧洲 全球 全球 全球 主要导向:野外临时露营地 自驾车露营地 房车露营地 房车露营地 季节性居住和长期度假
主要客群:青少年 家庭 户外旅行者
家庭
产品设施:临时搭建、自助式停宿 简单的基础设施帐篷、简易床睡袋、加油加水、停车等基本生活服务 。
增设车辆维修、餐饮住宿及户外活动等。
除营地外,增设度假木屋、运动场、酒吧、购物等多样化休闲娱乐设施,营地开始综合化、社区化。
旅游营地发展趋势
从单一功能营地向复合化旅游、度假功能营地转变,并发展成全面塑造其自身旅游吸引力的互联网时代的魅力营地。
第1代 汽车营地 面向自驾车露营群体 提供帐篷、简易床、 睡袋和小型炊具, 以及简单的加油、 加水、停车场等服务。 | 第2代 房车营地 面向房车露营群体 服务内容扩展到车辆维修、 设备租赁、餐饮住宿, 休闲度假,以及户外活动等, 规模扩大,甚至出现营地联盟。 | 第3代 社区化、旅游化营地 面向季节性居住和长期度假群体 服务内容扩大到度假木屋、 公共运动场、酒吧、购物场所等 各类休闲娱乐设施, 呈现营地社区化现象。 | 第4代 魅力营地 “互联网+营地”运营模式 创新产品模式。 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适应性。 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旅游营地规划建设
与酒店星级相似,旅游露营地也有自身的标准。目前常见的标准有两类,分别是: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汽车露营分会制订的《中国体育休闲(汽车)露营营地建设标准(试行)》和世界露营总会(F.I.C.C) 《露营营地设立标准》。国际标准中,营地被分为4个星级,1星代表最基本,4星代表最完善。
一、营地选址
1. 用地选定的要领: 2) 社会原因——附属设施、通信、生活基础设施规划; 3) 需求预测——周边配套设施、网络计划、都市人口; | 2. 地域条件: 2) 在国道,县道等主要道路沿线附近; 3) 可开发为观光地的、知名度高的地区; 4) 场所显而易见; 5) 从人口100万以上的都市到营地行车约2小时以内较理想; 6) 全年开放(气候温暖,城市近郊)或季节性开放(积雪地,人口稀少地区) |
3. 地域环境条件 (1)自然原因 1) 有开阔的大自然、有绿树、河流、日照充沛;2) 在海边、湖畔、河畔等处,可以海水浴、钓鱼、游泳; 3) 多雾等特殊气候的区域不易建设营地; 4) 要有名胜古迹或别致的风景等观光资源; (2)社会原因 1) 配备给排水、电器、通信等与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; 2) 要适当远离商场、传染病医院、警察、消防等设施; 3) 周围应有游泳池、网球场、赛车场等体育设施或娱乐设施; 4) 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; 5) 确定汽车露营营地的网络式规划、管理; 6) 营地周边有公共交通设施(汽车、火车),使没有车的露营者也能参加露营活动; | 4. 用地环境条件 2) 选择排水良好的土质,可保持衣服、帐篷的清洁; 3) 选择远离滑坡,巨浪,洪水的安全场所; 4) 选择远离有害动植物的场所; 5) 不选择周围被山、丘陵或高大树木环绕,视线不佳的盆地; 6) 在选择植被时,杂木林比松杉林理想,落叶林比长绿林理想; 7) 选择适当远离住宅和工厂的场所林区地域营地; 8) 要确保能够停放足够的车辆; 9) 从主干道到营地要修整好足够宽度的道路,以便大型拖挂式露营车的出入; 10) 选择夜晚能够保证安静睡眠的场所; 11) 营地整体必须干净、采光好、舒适; |
二、合理规模
营地若是为了盈利,其规模应最低可停放100辆以上的露营车,若可停放200辆则更理想。 但必须考虑营地规模是否与整体需求相适应;
1. 停车数量
——最低停车数量为30辆;
汽车露营在充分考虑了设施配备或管理效率的同时,确定最低停车数量为30辆。
——盈利的营地规模要在100辆以上;
2. 停车数量和营地所需面积
停车数量和最低营地所需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所示:
所需面积=停车数量×(80~120㎡)× 2a × 2b
80~120㎡ ——一辆车所需的场地面积
2a ——保持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系数
2b ——场内道路、管理中心、卫生设施等系数
三、营地形式
1、区域型营地;
以一辆露营车所需要的活动面积为单位营位,每个营位停放一辆露营车。可以用石头、栅栏、圆木等各式各样的方法来划分区域。每个营位相对独立,区域数量是依据停放车数而定的。
2、广场型营地;
无明显的区域划分,是按使用情况灵活划分区域,可停车露营,也可选择空间搭建帐篷它的整体形式为中央广场型。
3、复合型;
由区域型营地与广场型营地组合而成,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营地。
4、 中间型;
它把营地整体分成数个小的区域,每个区域设计能停放4至6辆汽车。这样就同时具备私密型和开放型两个特点。
四、必要的设施
1、营车位
1)帐篷搭建空间 2)停车空间 3)桌椅摆放及活动空间等 营位区内应铺设给水、排水、电源、通讯等管线。同时在各营位内应设置露营者使用的生活设施,如:水槽、洗碗池、电源插座等。 |
2、管理设施 1)管理中心:是整个营地控制机能的核心,是营地的代表性建筑。建筑风格以及外观设计都要体现出不同的特色。 管理中心应由接待处、办公室、医疗室、卫生间、休息室、值班室、淋浴间、厨房兼餐厅和仓库等必要设施构成。必要的情况下要设置商场。 2)门卫、栅栏、围墙、引导标识和告示牌、行车道路和步行道路、广播设备和电话、垃圾处理、停车场、消防设施。 ![]() |
3、 生活卫生设施 卫生间、淋浴间、洗漱间、洗碗池(厨房)、洗衣房、污水处理。 ![]() |
4、 附属设施 商店、餐厅、儿童游乐场、综合性广场、沙龙会所、简单的住宿设施、人性化设施。 |
营地住宿
营地环境
营地活动
需要说明的是,一个成功的旅游营地,绝不仅仅是若干个符合标准的营位空间的集合,也不单纯是一个设施完备符合规范的标准化空间,露营生活之所以有魅力,驱动人们在旅途中一站一站的走下去,吸引周边的人们一次一次到访,都是因为不同的营地所传递出不同的价值理念,不同营地所营造的情绪体验和人文情怀个性而不可复制
如果以上内容不能解答所有您想要知道的,或者说,您对我们所介绍的内容感兴趣。请与我们在线联系,九度空间创景旅游规划设计
院将为您提供细致全面的解答。联系电话:010—65726986